江清瑶上来不久,剩下的青壮们也跟着回到了青莲山。
见到他们的第一眼,赵虎就发觉了不对,怎么那十个人里,八个趾高气昂,两个魂不守舍?
按理,不是应该怒气冲冲或者大失所望吗?
“这是怎么了?神赐之物呢?”他抓住其中一个青壮,焦急问。
青壮没回答,看了一圈四周,没见到小圣女,又将目光投到了江清瑶身上。
江清瑶压下心中的迷茫,对赵虎道:“这件事,要告诉圣女大人和教主,由两位大人定夺。”
赵虎再看十个青壮,那些人都很赞同江清瑶的话。他皱起眉,莫非那不是小圣女的走火入魔的说辞,而是江清瑶的阴谋?她们真的准备了神赐之物?
看看四周的一堆教众,他发觉自己干了一件十分愚蠢的事。
下晚,下山化缘的教主回来,江清瑶和青壮们说出,他们找到了一个山洞,山洞里放了一望无际的粮食,赵虎才知道发生了什么。
教主下山许久,没要来的粮食,小圣女通过与神明的交流,让神明赐下了!
霎那间,赵虎的内心产生了动摇。就算江清瑶想做手脚,也不可能弄来那么多粮食!
莫非,真有神明?
圣女居所里,夏景看了看赵虎的人际界面。
【虔诚度:49(+20)】
这件事,已经动摇了那右护法的信念,只要接下来趁热打铁,再做一些神迹,就能将赵虎收服。
他又瞧了眼另外一人。
【姓名:连世昌】
【身份:青莲教教主】
【亲密度:50】
不愧是教主,一点儿没有动摇。
或者说,对方对这些‘神迹’的态度,十分务实。
所谓神明,相信并不代表虔诚,就像前世古时,有百姓为了求雨,会将龙王像放在烈日下烘烤。
前世,文化界常说什么下克上的传统,和这人克神的传统相较,倒也显得寻常了。
划去两人的界面,夏景又瞧了别的。可惜,那粮食的事太过重要,教主和护法他们选择了保密,所以普通教众的虔诚度提升很少。
教众现在只知道,圣女寻来了了不得的神赐。
这个不用急,夏景之所以让江清瑶带上那十个青壮,不是为了搬运粮食,而是为了让那十个青壮传消息出去,不出一个月,粮食的事就会被教众所知。
确定这边一切顺利,夏景又回到了后宫。
步入秋季,天气转凉,百姓忙着为收成做准备,整个王朝褪去了燥热,显得宁静而满足。
康宁帝让各地方的官员们,预估今年的收成情况,细细统计,连宁纯祐和宁高祥都没空管了。
地方官们递上的折子里,除了极少数遭了水灾的村子,其余地区,统统丰收,这让康宁帝心情愉悦,赏赐了不少东西给手下。
九皇子也得到了一份赏赐,是一些绫罗绸缎。
娴妃看准机会,和尤太后一起,说了孙家的事情。
康宁帝正想着,如何在这丰收的年份,展露自己的仁慈,为后面的大战做准备,索性大赦天下。
孙静竹一脉,成功回到了京城,康宁帝选了一位孙家后人,赐了官职。
只要等上一年半载,就能将孙静竹和宁守绪的婚事定下。
不过,康宁帝不同意孙静竹当正妃,在尤太后的劝说下,也只肯给一个侧妃的位置。
孙家毕竟落难过,孙静竹毕竟落入过贱籍,这样的身份,换做别的看重皇家血脉的皇帝,连侧妃都不会许,也只有不在乎情感,只在乎利弊的康宁帝,能同意下侧妃。
不论是尤太后、娴妃还是两位当事人,都接受了这份结果。
“三哥真的没意见?”夏景在养和轩里,看着扭动魔方的宁守绪。
宁守绪已经发觉了一些窍门,可以稳定地转出三四面来。
“我的意见,没有一点儿作用。”宁守绪回答,“即便我绝食上吊,父皇也不会改变想法。”
“那往后,还要有一个陌生女人,以正妃的身份住进三哥的王府,吃三哥的,用三哥的,使唤三哥的下人,分走三哥的一半当家权。”夏景恐吓道。
宁守绪放下魔方,没忍住笑起来:“你这说的,怎么像娶了个王妃,还委屈了自己一样?”
“我又不娶陌生女人,委屈的是三哥。”夏景回答。
“你说的倒也没错,这府里宁愿空着,也不能来个合不来的。”宁守绪笑道,“不过,这些为兄早就想好了。”
夏景惊讶:“三哥准备阳奉阴违?”
宁守绪没有回答,转移了话题:“倒是九弟,打算娶哪几个熟悉的女子?”
他在‘熟悉’二字上加重了语调,对应夏景刚刚说的‘陌生’二字。
“我还小,三哥还是先想好自己的事吧!”夏景脚底抹油,直接跑路。
……
比起一片祥和的宁氏王朝,陈国的日子要难受得多。
因为夏季的干旱,陈国不少地区粮食减产严重,许多地方生出了叛乱,陈王忙着四处平叛。
青莲山地界,同样是干旱严重的区域,县令焦头烂额,上面的知府也一筹莫展。
青莲山中,小圣女展露了不少神迹,威望已经大大提升。
在一次读心表演后,赵虎从半信半疑变成了虔诚的信徒,拜倒在夏景脚下。
本就依附圣女信仰的两个长老,更是早早投靠了夏景。
反而姐姐江清瑶,还未能转变思想,人际界面里,好感类型依旧是慈爱,而不是虔诚。
面对如此的大势所趋,教主也光速加入,只是内心并不虔诚,亲密度依旧只有50。
若不是他在对外交流方面能力独特,夏景早就换了他。
早上,趁着距离南书房上课还有一段时间,夏景召集了他们,降下指示。
“附近的百姓也是我们同胞,山洞里的粮食很多,我们应该救济他们。”夏景看过下方的五人。
除了教主抬起头,要说意见但又憋了回去,无人反对。
夏景快速派发任务,让教主去和县令以及知府商量,青莲山可以支援粮食。
这当然有着条件。条件是青莲教改头换面,知府要给一份正规宗教的身份,让青莲山可以自由发展。
这条件不算过分,但细思起来,代表着一个地方势力的形成,而且是不受官府控制的地方势力。
若是掌权者,不可能答应,但县令和知府并非掌权者,只要处理好这件事,得了功劳,他们就能换个位置。
夏景也不怕官府来抢,青莲山易守难攻,还方便逃跑——后面便是无尽的山林。
何况,本地的官兵们忙着收拢流民和四处剿匪,根本没有精力上来青莲山。
夏景又从张赞禹那里,得来了那宁国密探——反叛的大长老的相关信息,让他当了青莲山的说客。
没有意外,知府给朝廷上了折子,说青莲教已经覆灭,于此同时,一个名为莲花宗的教派,占据了青莲山。
青莲教在城中施粥,同时传教,县令担忧地过来瞧了眼,确定青莲教没有煽动和拉拢流民之后,松了口气。
若让青莲教接收流民,发展成大型山寨,那可就麻烦了。
他不知道,青莲教的目标比这要高远得多,夏景想要的,是陈国的江山。
施粥之外,夏景又发展起了青莲山的商业,化整为零,让一个个虔诚的信徒带着银子,在周围城池里成家立业。
借着这份饥荒,青莲教对四周进行了充分的渗透,渗透进去也不搞事,只是不断联合底层的官吏和百姓们。
陈国是个近乎奴隶制的国家,靠的就是高压统治,所以每次天灾人祸,常有动荡,底层百姓对反叛习以为常,只是觉得自己打不赢,才不去反抗。
只要有一个先例,有一个反叛军告诉他们,可以打赢官府,可以割据一方,他们就会看到希望,前赴后继。
这个节点,夏景暂时放在了冬季。
每到冬日,陈国都要因为饥饿和寒冷,死去许多人,天生具有造反的时机。
康宁帝的七国会盟计划,也从秋日推迟到了早春。
六个国家都表示了参与的意向,但是需要一段时间来准备和商讨。
刚入冬,宁守绪先沉不住气,向康宁帝请了命,出了后宫,入了王府。
康宁帝封他为魏王,王爷的称号也有着等级,魏王是最高的一等,代表了康宁帝对他的重视。
宁守绪出宫,宁知行也跟着选择了出去,他被封为醇王,一个普通的封号。
连续两个皇子出宫,夏景忙着参加他们的宴席,又忙着在他们的府邸里四处观赏。
宁守绪的府邸交给了娴妃布置,宁知行则亲自上阵,给出设计,让工匠修整。夏景去醇王府看,觉得这不是王府,而是一个大型工厂。
工厂也不错,九皇子用前世知识,帮着宁知行改造,并留下后期扩展的空间。
“慢着点儿!砸坏了,把你们脑袋都砍了也赔不起!”临时监工田公公高声道。
“诺!”四个太监应一声,小心翼翼地捧着手上的玻璃。
那是一块大玻璃,足足有一人高。想要做出这么大的玻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所以小田子说,四个太监弄坏了,拿命都抵不上。
这巨大的玻璃,被抬到了一处空地上,那里还有着另外的大玻璃,矗立在石板上。
这是要建一个玻璃花房,也是一个温室。
空地不远处的小阁楼上,宁知行和夏景坐着饮茶,桌面上,小小的碳炉烤着一条鲤鱼,发出诱人的香气。
宁知行看了看玻璃花房,问:“你要做这个,放你三哥那边不好?娴妃和孙姑娘,都是喜欢花的,定能布置得漂漂亮亮。”
作为一个工科男,宁知行虽然懂艺术,但并没有艺术细胞,对夏景口中的透明花房毫无兴趣。
夏景喝口茶,摇头道:“等做起来,四哥就知道这玻璃房的玄妙了。”
漂亮有什么用,九皇子不是这么肤浅的人,他想要的,是冬日也能吃到瓜果。
只有建在宁知行这边,才好展开研究。
等研究透彻了,说不定能找到玻璃温室的平替,将造价打下来,这样,百姓也在冬日吃上可口的蔬菜了。
“哦?那我可要好好研究研究。”宁知行坐不住了,起身要下楼去瞧。
他刚转身,楼下传来动静。
“下雪了!”宫女们喊道。
宁知行停下身,往窗外看去,银灰色的天空中,果然飘起了雪花。
夏景站起身,撑着窗沿,探出身子,伸手在天空下。
一片片雪花,落在他的掌心。
他露出笑。
“瑞雪兆丰年,是件好事。”宁知行道。
“四哥还信这个?”夏景惊讶。
“先人总结出的气象知识,总是有点儿道理,比星象那些预言靠谱多了。”宁知行说道。
他扭头看夏景:“倒是你,既然不信,笑什么?”
“下雪了怎么可能不高兴?”夏景望着天空,“下久一点,下大一点,能堆雪人就好了。”
“差点儿忘了你还是个孩子。”宁知行也伸出手,去接天空的雪花。
和九皇子期待的那样,雪下得很大,很久。
空地上,玻璃花房的安装停下了,后宫里,皇子和公主们跑出门,在院子里堆着雪人,给雪人们分享他们的帽子。
静怡轩中,夏景刚回来,就见到了一排雪人,宁雪念、宁思思和燕羽诗,已经堆了许久。
忍冬和倚秋也在凑热闹。忍冬在静怡轩外面,滚了一个极大的雪球,宁雪念她们正在商量,如何将另一个雪球堆在这个大雪球上。
倚秋拿着萧月给的小饰品,给一个个雪人换上不同的装饰。
夏景加入进去,院子里没有雪了,只能从别的地方调用。
不知是谁先丢出了一个雪团,随即雪团四溅,堆雪人节目顿时变成了打雪仗节目。
晚间,夏景躺在热水里,洗去身上寒意,忍冬立在一旁,为他擦拭后背。
夏景透过窗户,看夜空的雪花:“雪还在下。”
“好大一场雪。”忍冬附和道,“太大了也不是件好事,好在已经小了些,看着快停了。”
“不知道那边如何了。”夏景趴在浴桶边。
正如忍冬所说,雪太大不是件好事,相反,是很大的坏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