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豆阅读 > 网游小说 > 反派皇子三岁半 > 第二百五十五章 苍天已死(二合一)
  陈国的雪下了许久,积雪压垮了房屋,封闭了山林和道路,将一个个村庄化作隔绝的孤岛,用寒冷和饥饿收割着本就虚弱的百姓。

  陈王在宫廷里,召集儒释道的能人,摆下一个个祭坛,举办一道道仪式,乞求神明的帮助。

  他祈祷的内容,从雪的停止,变成了雪不停歇。现在停下已经没有用处,正相反,全靠大雪封路,那些没了房屋,没了柴火的百姓,才没有变成乱民。

  他的前一份祈祷失败了,后一份祈祷也没有产生作用。

  雪停了。

  没了一切、饥寒交迫的百姓,从村落走出,走向临近的城池,其中不少人等不到到达城池,便化作了劫匪,将更多处在崩溃边缘的家庭,也卷入了饥寒之中。

  乱象如同一团火,愈烧愈烈。

  青莲山中,夏景让教众收留了不少无家可归的百姓,背靠绵延的山脉,青莲山中柴火充足,但粮食同样有限,秋冬之际的时候,已经消耗了许多。

  雪后半个月,赵虎告诉夏景,粮仓已经见底。

  夏景让赵虎选出百姓代表,聚集在广场上,等他们到齐,小圣女戴着冠冕,穿着神袍,来到了广场中央的高台上。

  他没有说什么激奋人心的话,只是说:“上苍已经给了我们指引,神明已经赐下了粮食,现在,我们要取回它。”

  说完,他让赵虎和士兵们抬上了刀剑和甲胄。

  这些武器是上个任务的藏宝图奖励,没有粮食,只有武器,倒也合用。

  百姓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发放刀剑和甲胄,但出于对青莲山的信任,出于对小圣女的信仰,以及出于对粮食的渴望,都拿起了武器。

  “叫上你们的队员,将刀剑分给他们。”夏景又道。

  百姓太多,夏景只能让代表来传话和领导。

  不多时,乌泱泱一片人海走下了青莲山,银装素裹的大地中,多出了一块黑色的斑点,那斑点不算美丽,甚至有些丑陋,但那是大地上唯一移动的东西,是这个寒冷的死寂的世界里,唯一一份生机。

  他们很快接近了附近的城池,城池里是另外一份光景,一片繁华,一片喧闹,贵族们饮酒作乐,感叹大雪的美丽,夸赞大雪的圣洁,城池的主人,百姓父母官的县令,在家中举办宴席,觥筹交错。

  辛勤的百姓本不该缺少吃食,干旱和大雪并不具备摧毁百姓成果的伟力,是奢靡的贵族,与大兴土木大兴战事的朝廷,将那份辛勤窃取,用在他们的野心上,制造了灾祸。

  城墙越来越清晰,城墙上的守卫,早早就见到了绵延至此的长龙,无人通报,无人喧哗,等长龙到达城下,城门打开。

  无人阻拦,圣女带着百姓,来到了城池的中央,来到了城中存放粮食的地方。

  守卫粮仓的将领弄不明白情况,领着士兵,询问江清瑶和赵虎,带着这些百姓过来何事?

  县令收到消息,匆忙骑马跑来,不惜撞倒了两个拦路的城民。

  “青莲教此番进城,所为何事?”县令笑着,面容和蔼,好像遇见了郊游的朋友,普通地寒暄。

  只是,他额头的汗水,颤抖的手掌,早就暴露出了他的内心。

  他,包括身后的将领,包括过来打探消息的贵族狗腿,早就明白了情况,只是不敢相信,只是不愿相信,恐惧让他们装聋作哑。他们期盼自己不去看,那危险就不存在。

  夏景没有理会他,死寂在城池里蔓延,扑灭了所有欢闹。

  县令的笑容变得僵硬,还忠于县城的士兵们的表情变得恐惧。

  迷茫的青莲教信徒们,从这份寂静,这份恐惧里,知道了自己的威仪,知道了自己的强大,也知道了他们所本该拥有的可能。

  他们看向前方,看白马上的小圣女,眼中满是期盼。

  夏景抬起手,指着远处的粮仓:“我们来,取回大地和上苍早就赐予我们的。”

  从青莲山出发,到现在立于粮仓前,小圣女的话语一直很平静,没有呐喊,也没有控诉,平静得仿佛本该如此。

  教徒们举起手中的武器,去获取自己本该拥有的东西。

  “停下!停下!你们疯了!”

  县令的声音淹没在了脚步声中,粮仓的大门被撞开,驻守的士兵毫无斗志,怆惶逃窜。

  县令也想要逃跑,但赵虎早就盯上了他,将他拿下,压在夏景面前。

  “圣女饶命!我我、我可以向朝廷递折子,说粮仓失火,焚毁了!”县令磕头求饶。

  夏景没有回答,扭头看周围的百姓:“你们要这一座粮仓,还是世世代代,永不饥寒?”

  无人犹豫,百姓跪倒一地,高呼青莲圣女的名号。

  县令面如死灰,意识到事情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,这不是一场动乱,而是一场反叛!

  ……

  一个城池的陷落,很快传到了陈王的耳中。

  陈王虽然震怒,但还算平静,每隔几年,这样的情景想要发生一次。

  只是这次发生的时间太奇妙,在冬季,那些又冷又饿的乱民,本该没什么攻击力,只会死在坚固的城墙下面。

  没想到,居然有一支乱民,成功攻入了城池。

  因为是冬季,调遣军队很麻烦。冬季行军,粮草运输和保暖衣物都是大问题,用兵成本太大。

  他于是选择按兵不动,想要等到冬日过去,等到来年春天,再派兵镇压。

  那些乱民攻占了城池,定会贪图享乐,等一个冬天,说不定乱民内部就分裂堕化,到时候不用出兵,只要放出消息,就能吓得他们落荒而逃。

  若是普通乱民,的确会和陈王想象的那样,但这次不同,这是有着青莲教教义领导,有着圣女指引的信徒。

  没有贪图享乐,青莲教抄了城中贵族地主,拿出粮食和房屋,接纳附近的难民,比官府还要官府,比朝廷还要朝廷。

  等一个城池稳定,夏景又派出下属,将附近的其他城池拿下。

  那些城池里,都有着他的卧底,他的信徒。为了收服他们,这阵子,九皇子将一堆道具,都送到了小圣女这边,表演了诸多神迹,策反了那些郁郁不得志的底层群众。

  贵族和地主们不事生产,所有基础事务,都是底层在做,一旦底层造反,他们轻易就被架空,毫无还手之力。

  陈王看着叛军势力越来越大,心急如焚,等到冬日末尾,他不敢再拖,派出了军队。

  ……

  “陈国这次,可是热闹得很。”

  南书房里,夏景、薛昭矩、荆王、张赞禹,四人坐在一起,闲聊最近的八卦。

  张赞禹摇头道:“叛军是教派出生,而且还是个地方小教派,也没听说有能人加入,恐怕难以维持。”

  建立一个组织不是一个容易的事,一个小教派,或许可以掌控数千人,但人数扩展到万,再扩展到十万,管理难度直接上升,便是那些接受了专业教育的读书人,刚上手都要手忙脚乱。

  这中间,稍有差错,就是分裂的局面,等分裂了,想要再统合起来,可就难了。

  “若有一个精通军事的,或许能挺一挺。”荆王起身,给张赞禹满上茶水。

  他想到了一个人,叹道:“有些人,天生便适合当将领,不知道青莲教里有没有一个。”

  夏景抬起头,这是说自家舅舅萧继达呢。

  他可舍不得让萧继达过去青莲教那边。

  张赞禹接过茶水,谢了荆王,摇摇头:“哪有这么凑巧。不过,青莲教本可以吸纳一些军事人才,但自己毁了自己的道路。”

  “老师此话怎讲?”薛昭矩问。

  张赞禹没回答,看向夏景,这是让九皇子代劳。

  夏景啧一声,解释道:“张师是说,青莲教不该对贵族和地主出手,人才都在贵族和地主阶层里。”

  张赞禹点点头。

  “这话倒也不错,但是太过绝对。”荆王不赞同,“那些知识,其实并不难学,若是在实战中,有个一年,也就能粗略掌握了。”

  “他们哪有一年的时间?”张赞禹摇头。

  “若撑过第一次讨伐,便有了一年。”荆王道。

  讨伐叛军这种事,要么以雷霆之势,直接横扫,要么,就是长线的拉锯。

  就像余州那次反叛,若不是萧继达直接扼杀苗头,真打起来,起码要打大几个月,那还是宁氏王朝兵强马壮的情况下,陈国的兵力比宁氏王朝弱了许多。

  只要陈国的讨伐失利一次,叛军就能获得时间。

  “撑过第一次讨伐,需要一个不错的将领,但一个不错的将领,得撑过第一次讨伐,才能锻炼出来。”张赞禹笑道,“这倒是挺有意思。”

  荆王也觉得,青莲教几乎没可能撑过第一次讨伐,不再言语,专心喝茶。

  薛昭矩有些失望,作为宁氏王朝的一份子,他希望外国越乱越好,最好那反叛军大获全胜,陈国直接分裂。

  他心中不甘,询问夏景:“九皇子,那青莲教就没有一点儿胜算吗?”

  “没有一点。”夏景回答。

  薛昭矩低下头,正要叹息,听见九皇子继续道:“但是有很多。”

  三人的目光,都投在了夏景身上。

  “如何很多?”张赞禹皱眉。

  “能让你小子说很多,那不就是必胜了?”荆王惊讶。

  夏景慢慢饮了一口茶:“张师和王叔要不打个赌,就赌接下来半年的课如何?”

  “不赌。”张赞禹和荆王拒绝得很干脆。

  虽然他们觉得自己的赢面很大,但过往的经验告诉他们,和九皇子打赌,没有一次能赢的。

  夏景叹口气,这两人都太精明了。

  “九皇子细说。”薛昭矩追问。

  张赞禹和荆王盯着他瞧。

  “贵族没有,但底层的士官不缺。”夏景说道,“那些出身贫寒的士兵,都被青莲教吸纳了。”

  张赞禹蹙眉:“若是如此,军队的指挥倒是不成问题。”

  “但是没有一个合格的将领,还是不行。那些老兵可以成为带动军队运行的骨骼,也能处理一些普通的问题,但无法成为眼睛,也无法成为脑袋。”荆王道,“只能说,青莲教的胜算多了一点。”

  “剩下的那许多点,如何弥补?”张赞禹问。

  无需弥补。

  青莲教本就有着一个一流将领。

  夏景想了想,回答道:“青莲圣女精通军阵。”

  张赞禹哑然,荆王哈哈大笑:“那青莲圣女才四五岁,怎么可能精通军阵!”

  “我不也是四五岁?上次沙盘推演,王叔输得可惨了。”夏景摇头。

  “还有这件事?”张赞禹惊讶地看荆王。

  荆王老脸一红:“那是本王喝了酒,脑袋不灵敏,而且景儿占的是强势的一方。那天的天气也不好,太暗,本王没带老人镜,忽略了一处兵力。还有那炭盆也有问题,太热,本王直流汗,分了心……”

  他四处找借口,从天气到设施再到别人影响了他的心情,喋喋不休。

  张赞禹听出来,荆王很在意那次失败。如果是本就胜算低的推演,荆王不至于如此介意,这证明,那推演开始的时候,荆王以为自己很有胜算,九皇子是正面击败了荆王。

  虽然只是沙盘推演,也是了不得的成就!

  这小皇子,居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?

  张赞禹惊叹,又想到自己的时政课,小皇子处理事务,已经井井有条,不少方法,堪称神来之笔,只是在一些可以和稀泥的地方,总是下手过重,带着少年心性。

  他也去养心殿里,看过那七皇子宁高祥,别说什么神来之笔,那小子只会处理明朗的事务,连拨开迷雾,看清核心冲突的本事都没有。

  他甚至想,这样的九皇子,就算即刻登基,也不成问题了。

  荆王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,他的注意力回到了陈国事件上。

  荆王问夏景:“你是本王和张大人重点培养的皇子,那青莲圣女何德何能,能与你相比?若是你去统领青莲教,本王倒是相信,陈国的讨伐必将失败!”

  夏景心想,可青莲圣女就是我啊!

  这话不能说出,九皇子打个哈哈,扯开了话题,扯到七国会盟的事。

  “若是青莲教能撑过第一次讨伐,会盟时会对我朝有很大益处。”张赞禹叹。